top of page
  • Facebook社交圖標

[治療師反思]承認生命的限制

之前到了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和大家介紹戲劇治療如何應用在失智症上,其中一位學生問了我,覺得做戲劇治療最困難的是什麼?覺得困難的東西好多呀,想了很久,告訴了學生,我覺得最困難的是,我要承認生命的限制,我要對自己的生命誠實。戲劇治療不是萬能,也有許多人並不一定最適合戲劇治療,我要承認跟接受戲劇治療的限制,也要承認有時生命就是有限制,失智症的個案並不會好、有些個案的狀況並不會馬上改變,有些個案工作了一陣子改變了但一陣子後又回來了。剛開始執業的前幾年,覺得很痛苦啊,工作了一陣子才慢慢地開始梳理這樣失落的感覺,去接受它,也面對自己一開始想要『什麼都變好』的救世主情結。


我的督導告訴過我,精神分析式的戲劇治療,治療目標上我們一直都不是『讓個案變好』,而是我們能不能精準的把此時此刻、個案的狀態反映給他們知道,讓個案有空間,得以覺察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但要時時刻刻地提醒自己要落實,好好面對及釐清想要變好是我的需求還是個案的需求。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我們可以不勇敢-陪孩子一起面對恐懼

心理學家說過,「害怕」是指因現實、想像中的危險或疼痛而激起的反應,是身為人很重要的一個感覺,適當的害怕是一種防衛反應,用來警告人避開危險保護自己,所以害怕不是壞事,通常孩子的恐懼大多是他無法理解或不能控制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周遭世界愈來愈瞭解,所害怕的事物也會改變。...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