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ok to cry. I’m ok to cry
- weichu huang
- 2022年10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小Q是個高敏感的孩子,與人建立關係需要一些時間,對於變動也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從一開始難以進來上課,慢慢的可以自己準備好走進治療室,開始與我建立了關係後,最近的小Q對於下課常常會有許多情緒,除了捨不得離開,背後有更多複雜的心情。下了課我們的關係會一樣嗎?下了課我是不是會有別的學生?我是他最在乎的個案嗎?他做的作品我會保管好嗎?下一次的見面會依舊嗎?這些擔憂小Q常常難以消化,快到下課的時候,小Q就會淚眼汪汪,躺在地上大哭大叫。
我們一起討論了這些難以消化的感受,一起建立了下課前的儀式,在時鐘上的每一格貼上了他想標記的貼紙,好好的幫作品拍照,練習了幾次後,小Q似乎慢慢適應了。這週小Q覺得自己應該準備好可以好好的迎接下課,但沒想到快到下課時間時,小Q忍不住的哭了出來,我們一起完成了儀式,小Q還是眼淚簌簌的掉,我陪著他坐在治療室裡,他細數著離開治療室後不能做的事情,我念頭一轉,問他那有什麼事是只有離開治療室可以做的事呀?小Q開始很認真的想,想到了可以玩只有等待室才有的恐龍,還有可以喝喜歡的養樂多,還有可以跟媽媽說話,還有可以去摸摸在櫃檯他最喜歡的那個玩偶。
說著說著,小Q不哭了,擦乾眼淚說他準備好了,我摸摸他告訴他我覺得他好厲害,自己找到了方法可以渡過這個難過的時刻,小Q說:「我覺得我沒有很厲害,因為我今天還是哭了。」我聽了回應他:「哭沒有不好啊,有時候難過的時候就是會哭一下,會傷心一下,很正常呀。我覺得你很厲害是因為哭一哭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怎樣了,我們需要什麼,還有我們可以怎麼辦,這個好厲害呀。」
小Q聽完笑了笑,告訴我說:「嗯,我以前都覺得難過很可怕,一直哭可能會死掉,現在發現好像不會耶,哭一哭有時就好了,這樣是不是真的有厲害。」說完後,給了我一個燦笑,開了治療室的門走了出去。
我們好像漸漸的在成長過程中,忘記了這些情緒都是其來有自,都是身體正在告訴我們一些訊息,所以當開始掉淚了,生氣了,覺得委屈了,都只想著要趕緊抑制他。忘了去哀悼他、感覺他、看見它到底想要說些什麼。
其實,哭不可怕,他只是身體的一個聲音,正在慢慢地告訴你他所感知到的,不知道你可以聽見嗎?
Comentarios